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想要落实依然存在困难

热点时事2019-05-18 18:20:07三水老师

但要进一步做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存在现实的难题。道理很简单,即便明确要求公办学校都必须向随迁子女开放,但是,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户籍生的入学需求时,向随迁子女开放,必然会遭遇户籍生家庭的反对,而如果把随迁子女与户籍生同等对待,即只要有居住证、租房就可享有完全一样的权利,那么,热门学区就会涌入更多的租房者,但很显然,由于学位限制,根本无法满足有当地户籍、在学区内有住房,以及有居住证、有住房的适龄学生的入学需求,为缓解择校热,教育部门必定会做出户籍、自购住房限制。要知道,当前对学区房的认定越来越严格,就是出于这一原因。

因此,要做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就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当所有公办学校办学质量差不多时,以“流入地为主、公办为主”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才能做到所有公办学校都向随迁子女开放。

影响随迁子女在城市入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流入地政府,担心过低的入学门槛,导致本地成为教育洼地,以致加速人口流入,这其实也需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地区间、城乡间教育差距。

同时,由于我国高考还实行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各地虽然开放了异地高考,允许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录取,但是,这涉及到高考指标的分配问题。如果开放异地高考后,随迁子女参加本地高考者多,也会被认为挤占当地户籍考生的高考机会,因此,除了设置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户籍(或居住证)+学籍条件外,还有的地方,通过严格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入学,来控制今后在本地参加异地高考的人数。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探索基于全国统一高考的学校自主招生制度,即全国各地学生可以在学籍地参加高考,再以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结合统一高考成绩、中学综合素质、地区教育因素等录取学生,这就突破了户籍限制。考虑到推进这一改革的难度,可以先从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做起,可实行高职不分户籍,而根据高中学历,进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的新的招生制度。为此可解决占高校总招生计划一半的招生名额不分省市招生的问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实行这样的招生,完全可能。这是把教育公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上一页首页2/2下一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