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真无邪,模仿能力强,判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极其薄弱,往往认为大人的言行是正确的,是可以学说学做的。因此,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要时刻保持榜样性,切忌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比如,夫妻双方的交谈要注意不带口头禅。孩子虽然没有进入语言氛围,但家长漏出的一句口头禅,也许会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有的家长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孩子学得“好玩”“聪明”。一些孩子还没上学就掌握了一些不文明语言,养成了一些不文明习惯,正是父母不正确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有的家长领孩子进校园进行新生入学注册,因个人急办私事,不讲秩序,插队抢先;带孩子参观校园,孩子折摘花草不加制止,反而帮助选择;平常到校跟老师沟通,不但抽烟,而且乱扔烟蒂;带孩子进公厕方便之后不及时冲洗等。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这里的教育自然包括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责任就是配合学校教育,自觉担当家庭教育的责任。家长需要更新一个观念,不能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是由老师教育的,不能一味强调老师的教育责任,弱化或推卸家庭教育的义务。
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有道理的,从母亲十月怀胎,再到孩子呱呱坠地学喊爸爸妈妈,学走路、学喝水吃饭、学常见事物的认知等,就是家庭教育的起始内容,就是对孩子进行言行启蒙与训练。6周岁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应当有“小大人”的样子了。再从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看,小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加上双休日、节假日在家,接受老师教育的时间明显少于父母。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就会抵消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榜样的力量要持续发力、有效发力。
榜样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好习惯坏习惯影响都挺大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的习惯很多,父母与老师要共同培养与校正。如,按时就寝起床的习惯、读书写字的习惯、走路靠右行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