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对体育特长青眼有加

留学排名2019-07-05 13:54:45才子老师

赵先生的孩子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虽然并非音乐专业,但却拥有当地的钢琴教师资格。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周围很多培养孩子特长的家长并不会只限于“小时候学这学那,中学以后课业重了就放弃”,而是坚持让孩子一直学下去,让兴趣达到一个相对专业的水平。“这不只是说为了上学而完善的一项‘硬指标’,更是让孩子在必修课业外,能拥有广阔的眼界。”他表示,学音乐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更能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对学生某项特长的要求并非纯粹的发达国家行为,而是由各个高校的教育观决定的,学校会判断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什么事迹或活动可以体现出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从而决定是否予以录取。“特长等重要录取指标也是高校的个体行为,形成一个多样性的存在,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储朝晖说,目前中国教育体系一个问题是评价学生的标准过于单一,评价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全民走向某种单一的评判标准,一味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其他方面。“如果高校能掌控录取标准,势必会形成多样化评判体系,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对多’的关系。”换言之,学生只要根据自身优势,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未来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高校青睐,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储朝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学生能够自主决定想做什么的时候,他们是高效并且快乐的。这也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有些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可以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年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在美国,学生之间的差别很大,比如在数学方面,即使学校没有硬性要求,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能取得出色成绩,完全是兴趣使然。”

储朝晖表示,多面发展并不代表学生一定在各个领域都完美,但对于中国,或者说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多样化发展达到高校和学生都能自主化、个性化,这样才能整体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

上一页首页3/3下一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