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来,白沙沱长江大桥像一个忠诚的钢铁卫士屹立在长江上游,纹丝不动,任凭风吹雨打,它始终守护着一趟趟列车呼啸着驶过,载着旅客和货物奔向远方。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运营数十年后,大桥的状态却在悄悄的下滑,为了养好大桥,保证安全,工务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近一年来,大桥养护工区每月需要紧固的各种螺栓就达数千颗,利用"天窗"点有计划的更换桥上的枕木、扣件、温调期等设备。
图为最后一趟旅客列车驶过大桥(央广网发 重庆工务段供图)
伴随着渝贵铁路建设的进程,白沙沱长江大桥终于有了一位新伙伴儿。2012年1月,中铁大桥局在既有川黔铁路白沙沱长江大桥下游100m处,开工建设了渝贵铁路新白沙沱长江大桥。大桥于2015年12月全桥合拢,2018年1月25日正式建成通车运营。新白沙沱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钢桁梁斜拉桥,也是世界上每延米载荷量最大的桥梁,同时也是世界上首座双层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具有"多线"、"重载"、"大跨"、"双桁"、"双层"等显著特点,取得了8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渝贵铁路未开通以前,重庆至贵阳的列车主要是通过川黔铁路,每天通过白沙沱长江大桥列车达34对,其中客车12对,货车22对,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达95%,线路运输能力已达饱和,由于川黔铁路是单线且客货混跑,严重限制了重庆南下入贵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在渝贵铁路开通后实现了客货列车分离,除一对5629/5630次慢车通过川黔铁路以外,所有的客车均改道至渝贵铁路。
昨天夜间,兴珞线拨接、珞璜信号倒替施工战斗正式打响,作为渝贵铁路控制性工程-新白沙沱长江大桥,将承担川黔铁路货物列车通行任务,现目前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客车线,下层货车线。桥面上层可通行4线客运列车,设计时速200公里;下层可通行2线货运列车,设计时速1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