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管理者 成为企业培训的医生

人事培训2019-07-29 11:31:20王华老师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否正常呢?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形成比较正常,因为培训非咨询,老师如果花时间去研究企业,所需时间及成本是非常高的,而目前没有相应的付费方式。因此,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其实在培训圈中,培训师及专家们属于有药的,他们的药是哪儿来的?是因为他们大多经历过企业中的病痛,又研读了很多做药的学问(管理学),并且在某个领域中一直钻研,于是就做出一些给企业用的药来(培训课程)。这些药是他们的经验和研究的总结,确实能治病(拼凑、抄袭的除外)。

培训机构是卖药的

  培训机构每天忙着游走于各个企业(客户)之间,我发现,当自己是丁方(培训师角色)时,培训机构在审查我,看我是否有药且该药是否为好药,是否可以卖给企业(利益趋动型)。而当我回归为甲方时,培训机构对我的态度又有大幅转变,满脸堆笑,满眼献媚。为的是什么?很简单,拿下甲方的单子。这个时候,培训机构能提供的是什么?它了解企业吗?肯定不了解,它所能给企业提供的,无外乎是它的老师资源和课程资源。

  记得有一个培训机构,曾经自豪地和我说,我们的模式是菜单式培训。我当时非常好奇,究其原因,敢情是给客户一个五脏俱全的课程名称,让大家从中选择,就像去餐厅点菜的菜单!对于这种方式,我想请问大家,它提供的是药还是病呢?

医生角色不应缺位

  企业为什么做培训?我曾明确过培训的目的,即:帮企业改善绩效、帮业务部门改善绩效、帮员工改善绩效。于是,如果真以改善绩效为核心,那管理的核心就是找出差距。同时,我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并非组织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判断组织的问题,并且判断出哪些是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核心点,也就是在看病。

  因此,不言而喻,企业中的培训管理者,应该承担着医生的角色,至少应该是个健康顾问,他们身处企业的经营环境里,最有条件发现企业的病痛所在,从而对症下药。然而,事实上,很多培训管理者把自己当成了药店的采购。看病的功夫没练好,却很关心药的疗效,甚至有时候会根据药品说明书掉回头来对自己的症,给自己找病,令人咂舌。

培训管理者,你是合格医生吗?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了培训需求应该源于企业,企业的痛是培训的切入点及价值所在。而企业到底痛在哪儿,即病根在哪儿,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此,作为企业(病人),要勇于让医生(培训从业者,即乙方)诊病,同时,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医好企业的病。

上一页首页3/4尾页下一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