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圣地

热点时事2019-07-19 12:30:44王新老师

宫殿区规模庞大

良渚先民在房屋选址时,会细致查看聚落的地形,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洪水难以淹没的地方居住,其中不少重要建筑还建在高大的台基上。

其中,莫角山台地尤其壮观,是良渚古城内的宫殿区。莫角山台地整体呈长方形覆斗状,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台顶与周边稻田的高差为9米至15米。如此规模庞大的建筑台基,其主体部分主要为人工堆筑而成,堆筑的土方总量约211万立方米。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圣地

玉器精美世所罕见

良渚文化墓葬中有蔚为大观的用玉场景,不仅表明以琮、钺、璧等玉器为载体的精神信仰在当时已得到广泛认同,同时也显示一种建立在等级分化基础之上的规范化用玉制度业已形成。

其中,反山王陵已发掘的11座墓葬中,出土了1200余件精美陪葬物,90%以上是玉器,包括“琮王”“钺王”。其中,“琮王”高约8.8厘米,射径17.1厘米至17.6厘米,孔径4.9厘米,重达6.5千克,体积、重量等均为现存玉琮之最。

城市体系完善

良渚古城是良渚文明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先民兴建起城市,体现了高度的规划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呈现宫殿区、内城、外城。莫角山为城中心宫殿区。分等级的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反山等地。内城由四面城墙围合而成,城墙周长近6000米,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城墙墙体宽约20米至60米,墙体内外两侧还有一些凸出的形似埠头的构造,以致墙体最宽处达到150米。外城位于内城外围,面积约350万平方米,由17处断续分布的人工营造台地构成。

上一页首页3/4尾页下一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