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出“无声食堂”是因小失大

热点时事2019-07-14 11:20:33王华老师

小学生当然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实施一定惩戒措施。但无论如何,不能搞简单粗暴的管理。食堂一丁点声音都没有,不也少了几分孩童应有的天真烂漫与朝气蓬勃吗?若干年后,长大成人后的他们回忆起童年生活,又会作何感想?

回到新闻本身,学校其实也有苦衷:近1000名学生在食堂吃饭,但食堂只能容纳600多名学生,所以要分低年级段、高年级段两批用餐。让早进餐的学生加快吃饭进度,才是推出无声食堂的主因。这无疑反映了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的现实困难。要解决这一难题,不应该以牺牲孩子天性为代价。

即便改善硬件有困难,只能在食堂上做文章,也并非没有其他办法。不要小瞧孩子的共情能力,学校和老师都多点耐心,循循善诱。比如,对低年级学生传授进餐礼仪,坦诚告知学校的困难,自觉提高进食效率。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软性的管理方式,不也正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吗?

教育是一门精细且充满人性化、人情味的学问。简单粗暴对待,或许可以短期内见效,但终究是不长久、不牢靠的,更难以教育出文明且富有同理心的现代人。唯有以爱心、耐心实施教育,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上一页首页2/2下一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