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我国古代诗词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宋词,代表了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在那个时代,诞生了不胜枚举的词人,如欧阳修、晏殊、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等,但是,在宋代,有这样一位女词人,后人称其为“词中皇后”、“千古第一女词人”,她的作品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今天 ,我们就来看看她为后世留下的经典名句。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7、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
11、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
12、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怨王孙》
13、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14、醉里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
15、为报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宜相照。 ——《蝶恋花》
16、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
17、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满庭芳残梅》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19、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
20、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21、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
22、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
23、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24、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
25、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蝶恋花》
2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2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
28、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孤雁儿》
29、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菩萨蛮》
3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醉意意先融。疏钟应以晚来风。——《浣溪沙》
31、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南楼令》
32、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南楼令》
33、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南楼令》
34、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
35、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残花》
36、魂梦不堪幽怨, 更一声啼鴂。——《好事近》
37、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蝶恋花》
38、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怨王孙》
39、疏梅影下晚妆新, 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 ——《浪淘沙》
40、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64岁妈妈再婚,我已四十五岁,要与我一起住,这样合理吗
不在一起住,矛盾少。何况你母亲又再婚了,拒绝你母亲的不合理要求,她只会一时不开心,否则在一起住矛盾积累多了再分开就不好了。你母亲的再婚对象,如果也同意和你们在一起住,那他就太没有自尊了。
已过四十的人,自己练习书法,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我有几个师兄弟年龄都比我大,四五十岁才开始练书法,显然是没有什么成就,因为这并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有好多外界因素影响。
比如工作,家庭,社交,这些因素都只能让你把书法当成一个业余爱好,并不会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经历。如果有留心过新闻的话,应该会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学书法被媳妇骂~~
但是不得不说,人到新年积累的阅历,对练书法来说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会让人更快理解法度以及笔法内涵,同样的,这也会让别人觉得书法很简单,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比如江湖体,老干部体就是这么来的,也是因为很多中老年人学书法并不容易成功的原因。
这是本市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学了一年写的,不得不说进步是非常快的,很有天赋。
但是在自己创作中,问题就不少。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思想固化,她不认为那样写有什么错误,毕竟很多江湖体都那样写,在还没弄清笔法之前就会认为那种也对。
这就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天赋阅历好,学得快,但是思想固化,并不像年轻人一样,所以容易走弯路。
这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大哥写的,这是学了一年多。
其实如果给充足时间,是很有机会取得一些成就的,但是毕竟有家庭工作。
当然这些还不算什么,毕竟家庭工作不影练字响修心养性。
最可怕的就是社交,好多人练字都死在这方面,练得还不怎么样,别人说一句好就飘飘然,就不再临帖,因为自己真的好了。尤其是领导们,随便写几个月就被人夸的不行了,看似是拍马屁,其实是捧杀。
还有人多朋友或者社交场的人会怂恿你写他们认为好的字,美其名曰:你看那谁谁的字,多出名,多好看!
这类人才是最大的阻碍,如何去调整这些,才是练字的关键。中年人不缺天赋,因为阅历和心态足以成为他们快车道。
但是年轻人就不太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当然是指的那些不懂书法的人的意见。你学都没学过,凭什么来教我是非对错?
这种心态往往能让他们的眼界保持在一个不入俗的状态,只要参考系还在字帖,那么成就只是时间问题。
无论四十岁,六十岁,二十岁,只要潜心练下十年就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多大成就谈不上,只要付出的努力够,起码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至于名利方面,也看个人选择。
无论做什么事,其实真正的阻碍只有两点。
第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看的太高。
第二,过低的评估了外界影响,总以为外界的很多因素与我无关。
我个人来说,今天别人叫我出去吃饭,玩,我是不是要去,对今后天有什么影响,我都会想清楚。
天天有大排宴宴款待你也未必是什么好事,看似有面子,最终影响的还是自己。
我都四十了,可经常说幼稚的话,为什么
看来心态和年龄无关啊
如果人生已经过了四十,家庭不是很好,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晚年活得精彩一些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有意义,前提是物质的基本生活要先解决掉
对于一个已年过四十的人来说,理想是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笑话
感谢哈,我已经是年过四十的人了,可是我还是有理想,虽然不能或者根本不会实现,理想总是我们活下去的动力吧!
怎样理解“人生四十不学艺”这句话
大圣人孔子(551年——479年)某次在教导学生时,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既是他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又是对自己后半生生活状态的一种期望和要求,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后来,这句话收录在《论语·为政》里,成为儒家学说里流传极为广泛的一句名言。
可见,古人发表言论,完全是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自我的生命认知,来表达个人的真实看法,其实跟现代人一样,生命周期的长短会深刻影响到一个人思想格局的大小。
“人生四十不学艺”同样也是从古人口中说出来的,代表了古人的普遍看法,如果放到现在来看,这句话就要打上很大的问号了。
这里的“艺”,是指一种“手艺”或“技艺”,意思是说,人活到40岁时,都一大把年纪了,学习技艺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用处了。为什么这样说,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古人基本上在15左右就已经结婚生子,许多人到40岁时已经儿孙满堂,该安定下来享受天伦之乐。并且,古人到这个年龄,已经算是老龄人口,命不久矣,对世事人生都基本上已经看透,可以说是到了无欲无求的年龄段,若去花时间和精力学习那些手艺,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谁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天,因此,没有必要瞎折腾自己。
其二,人活到40岁时,身体各个器官开始老化,记忆力衰退,精力不济,干什么事往往力不从心,比起那些20多岁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身体硬件条件要差出许多。不要说古人会这样,即使现代人,到这个年龄段,同样会面临这个困扰。
到这个年纪若再去学习,往往如同临时抱佛脚,既受罪又不实用。
但以现代人的各项条件来看,完全可以不必理会“人生四十不学艺”这个古训,它必定是古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认识,有很大局限性,现代人更应该遵循“活到老学到老”这句箴言,因为现代人的寿命远远超出了古人,生活条件远远优于古人,需要追求的东西又那么多,知识更新频率又那么快,若不主动去学习,长时间原地踏步,只有落得被社会淘汰的下场。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实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举,我最欣赏的一句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就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谢谢!
一入红尘四十载,半梦半醒已半生。求下联
为修来世五十载,一言一行无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