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
对这个问题,能给出肯定答案的人,不一定是位高权重者,也不一定是亿万富翁。人的幸福感有时候往往来自微小的事物。获得幸福的来源一是物质得到满足,二是自身能力得到肯定和开发。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书中提出一个心理学概念“心流”,它指的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平时称之为快乐。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书中写道:“快乐是正面情绪的原型。亚里斯多德之后的许多思想家都说过,人类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我们之所以想追求财富、健康或名声,都是为了借此得到快乐。”所以,他认为,人要获得幸福得不断地去“发现心流”。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常处在快乐的情绪里,进而获得幸福感。
物质满足和发现心流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两大来源,前者源自物质,后者来自精神。两者看似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但它们于“幸福”而言都有一个共同的临界点,那就是要学会控制欲望。
欲望是幸福的一道闸口,需要时不时地开启或关闭才能让生活得到平衡。
俄国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著名的叙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诗中写了一个老头和他的老太婆住在大海边,他们有一所破旧的小木棚里,老头天天撒网打鱼,老太婆天天纺纱织线。有一日,老头打到一条金鱼,不要任何报酬将她放回了大海。老太婆知道后破口大骂,硬逼着老头去向金鱼要一只新木盆。金鱼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接着老太婆又要一座新的木房子。在生活的物质欲望被满足了后,老太婆表示“不高兴再做平凡的农妇”了,她要做“世袭的贵妇”。再接下来,老太婆“要当个自由自在的女皇”,最后老太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并且要金鱼亲自侍奉她,听她使唤。在满足了老太婆之前的所有欲望后,最后这次,金鱼不但没有答应她的要求,还收回了以前送给她的一切。到最后老太婆依旧只有那间破木棚,和面前的那只破木盆。
改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但人们往往会在欲望中迷失了自己,从最初的清苦,到拥有辉煌与繁华后仍无尽追求,最终迷失了自我。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说:“当身体由于匮乏而产生的痛苦全都被消除了之后,身体的快乐就再也不会增长了,只能在种类上变换花样。”对这个观点,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非常赞同的,“少量即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又不致上瘾成癖,数量越是增多,‘报酬率’便越是降低。”
史铁生在《命若琴弦》中写道:“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
为了消弥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有些人出卖的是自己的体力、智力、时间和才华,但有些人却是出卖良知、道义甚至是灵魂。
歌德名著《浮士德》的主人公就是为了欲望而出卖了灵魂。
浮士德精通四门学科,是哲学、医学、法学和神学的博士,随着学业有成,他的身体也正在老迈。浮士德感到,即使自己学习了那么多知识,还是那样渺小。他对长期的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不知道应该向什么地方去。学术上的成就不能使他收获内心的满足,为了寻求新生活,他和魔鬼墨菲斯托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
借助墨菲斯托的帮助,久居书斋的浮士德开始了世俗生活。浮士德有四大追求:第一追求知识,他满腹经纶,却对解决人生困惑于事无补;第二追求爱情,但爱情却被保守思想和封建礼法扼杀。他在政治上追求为封建王朝服务,却因爱上海伦而葬送了前程;他追求艺术,追求古典美,最后也以幻灭告终;他的社会理想是围海造地,建造人间乐园,却在呐喊中倒地而死。浮士德在俗世里经历了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和艺术悲剧,他的绝望是因为他欲望无穷,到头来却是什么也不能使他满足。
胡紫薇说:“知道自己要什么,就知道了欲望的出处。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知道了欲望的边界。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是要什么的前提。”
对现代社会的大部份人来说,我们只知道自己“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在欲望面前,我们大都是贪得无厌的老太婆,却连浮士德都做不到,好歹浮士德还质押了自己的灵魂。而我们呢?你可愿意拿自己拥有的一样东西去换取另一样?
3000年前,在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刻着三句石刻铭文: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承诺带来痛苦。这三句话被奉为 “德尔斐神谕”,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
欲望太多而能力不足,人们便会焦虑、痛苦,甚至是愤怒。所以,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欲望才能让我们在俗世里清醒地走下去。
“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拒绝需求的诱惑,自我便会变成朋友、帮手及建立充实人生的基石。”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这句话不但告诉我们要如何与自己相处,更告诉我们要如何与欲望相处。
拥有在左,欲望在右。你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哪个方向才能让我们到达幸福的彼岸呢?
幸福不是什么都拥有,而是你想要的恰好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