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傀儡的名句

句子大全2022-12-07 01:22:25未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在我国可说是无人不晓,说这句话的是魏文帝曹丕之孙,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máo),此人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

不做傀儡的名句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道来,在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氏家族开始专擅朝政,之后魏少帝曹芳欲除掉大将军司马师未果遭废黜后,作为曹丕在世诸孙中的庶长孙-曹髦就被推上了大魏皇帝位,成为了一名傀儡皇帝。

尽管此时的曹髦年仅14岁,却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抱负,为帝后很有一番作为,访查民情吏治,抚恤伤亡将士,实行了一系列的“仁政”措施来收拢人心,想竭力挽救曹魏政权。

据记载,司马师曾私下问钟会:“上何如主也?”钟会如实回答说:“才同陈思(曹植),武类太祖(曹操)”,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就文才如同陈思王曹植,武略可比魏太祖曹操,这是多么高的评价!

可惜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再聪明,再韬晦,也不是以阴谋传家、掌握朝廷大权多年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对手,在司马师提出要享有“剑履上殿”的特权时,所有人都知道了司马家的心思,接下来他就要走曹家人的标准化流程:剑履上殿——晋封公爵——晋封王爵——篡位。

好在没过多久,司马师病重身亡,其弟司马昭接掌了权力,然而司马昭掌权后,对曹髦却更加颐指气使,曹髦身边却无任何可用之人,所有人包括郭太后都倒向了司马昭,在此绝境下,曹髦已基本上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对于此时的曹髦来说,与其禅位卑微的活下去,不如反抗高贵的去死。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里,曹髦召来比较信任的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出那句流传千古的金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就带上三百名僮仆侍从,走上了充满血性的、慷慨激昂的反抗权臣司马昭之路,在以卵击石的战斗中,曹髦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司马昭的部下当场刺穿,这便是震惊三国的曹髦惨案。

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壮烈如曹髦者屈指可数,他用血性和才志,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而弑君的司马昭居然以曹髦“情性暴戾,日月滋甚”且“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的理由,褫夺了曹髦的皇帝名号,将其简陋地葬于洛阳西北瀍涧之滨。

洛阳瀍涧之滨,曹髦坟已无可考

难怪鲁迅先生说:“一部历史都是成功者的历史。”那些失败者们拥有的高尚、血性和气节,都是这样从历史中消失掉,随之不见的,还有可贵的尊严和节操。

如果您觉得这段历史值得铭记,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欢迎您收藏,转发,评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对您的权益产生侵害,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鲁迅的“两株枣树”,重复又不简洁,为何很多人把它奉为名句

名句谈不上,如发生在其它人写的话就认为是病句或是赘言。但鲁迅先生笔下的"两棵枣树"是意有所指:一.是指两个男人,因当时鲁迅先生和周作人闹矛盾,鲁迅不知如何处理,感觉到很苦闷。二.指两个女人,1924年5月,鲁迅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居,和母亲.朱安居住,陷进朱安的传统婚姻和许广平的新式自由恋爱漩涡里。

院子外面有两棵树,先说一棵是枣树,那么读者会以为院子外面有其它东西,其实没有其它的也还是枣树。体现了,孤寂.单调的情感,还有对这种单调状況的无奈。这种情感用"院子外面两棵树"是达不到浓厚的表达效果的。

鲁迅先生的"我家门口有两棵树"是《秋夜》中的笫一句话,给读者先入为主的感受,门前只有两棵树,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渲染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也引导了全文的主要氛围。

综上所述,鲁迅的"两棵枣树"是有来历和故事的。鲁迅在1934年10月9日给萧军的信中:"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很多钉子写出来的,我希望你脱离这种颓废心情的影响"。从这可见"两棵枣树"的缘由!

历史上有没有被臣子把控的傀儡皇帝或傀儡政权翻身做主人的例子

傀儡皇帝有两类:

一是,根红苗正,皇帝老爹死了,孤儿寡母,权臣辅政。

二是,前任各种死掉,被权臣拥立的。

傀儡皇帝逆袭,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靠自然规律,把权臣熬死,并祈祷他儿子没能力。二是靠暴力,弄死权臣。这两种都有个前提,要学会“装孙子”,否则可能被提前干掉。

举例说明,自己分类:

①霍光立汉宣帝,刘病已熬死霍光,灭了他子孙,但仍把他高举在庙堂。相反海昏侯刘贺很可能把自己当了真皇帝,挑战霍大将军,27天就被废了。

②北周武帝宇文邕,被大堂哥权臣宇文护立为帝,大背景是前两任(两哥哥)都被弄死了。宇文邕学了装熊,出其不意击杀了宇文护。可惜周武帝命不长,否则就没有杨坚的隋朝了。

③宫心计里的唐宣宗,装傻子很多年,被宦官拥立后,突然变正常咯。后来被誉为小太宗。

④西夏李元昊被儿子宁令哥刺杀,权臣没藏讹庞处死了宁令哥,拥立妹妹与李元昊的私生子李谅祚为帝,即夏毅宗。傀儡外甥长大后,突然一天爆发了,实际是蓄谋已久,杀了舅舅,独掌大权。

⑤顺治帝即是多尔衮拥立的,也是孤儿寡母。面对叔叔没有反抗力,只好叫爸爸。感谢老天爷,多尔衮不长寿。福临先追任叔叔为皇帝,后打倒在地,踏上一万只脚。

傀儡皇帝如果不能韬光养晦,不能正确评估双方实力,莽撞行动,后果只有一个——死!

清朝皇帝溥仪为什么会做日本人的傀儡

清朝皇帝溥仪做日本人的傀儡,是怀着美好的初衷去,发现被骗后已经身不由己,只能继续当傀儡皇帝听任日本人摆布。

第一,作为末代皇帝,能够重新恢复曾经的荣耀是溥仪做梦都想的事,去东北建立满洲国,是实现愿望的途径。

第二,被日本利用了,日本哄骗溥仪支持他当皇帝,但是去了之后就身不由己了,成了一个傀儡皇帝,溥仪后悔也没有用了,只能听任日本摆布。

这就是溥仪做傀儡皇帝的原因。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

杂诗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如何理解杜甫的名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人生不相见,丑恶两茫茫;水深底无望,隔山不见狼。


"动如参与商",弹劾奏一本。不参职不存,商者:商量办,或者欲从商;商场如战场,官商人气旺。

金国为什么不直接立徽钦为傀儡皇帝,那样高宗不就明不正言不顺了吗

这是个好问题,楼主和完颜兀术想到一块去了,《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完颜兀术临死前给皇帝的上疏中说,如果以后南宋破坏和议大规模北伐,而金军又打不过,那可以把宋钦宗赵桓抬出来,让他坐镇中原当傀儡皇帝,如此一来就可以彻底断了南宋北伐的念头,对宋高宗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让宋钦宗当傀儡皇帝,这是完颜兀术的杀手锏,但这只是危机时刻的无奈之举,是为了应对南宋北伐而做的准备。如果南宋真的把金国逼急了,那金国就会让宋钦宗当傀儡,宋高宗是个聪明人,亲哥身在北国,他显然很清楚这种可能性,因此他绝对不会纵容岳飞韩世忠等人大规模北伐,岳飞还没打到开封,宋高宗就十二道金牌令他撤军,原因很可能就是担心金国人狗急跳墙,让宋钦宗当傀儡皇帝。

一旦宋钦宗当了傀儡皇帝,赵构的正统性就会遭到极大挑战,不仅再也不可能北伐,甚至可能出现官员和军队归顺宋钦宗的情况,因为宋钦宗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赵构是不受宠的第九子,赵构是赵桓被俘虏后趁机当的皇帝,因此他的正统性是不如赵桓的。

至于金国为什么要立张邦昌和刘豫,而不是直接立徽钦二帝,主要还是因为刘豫这样的人好控制,而徽钦二帝只是迫不得已时的选择。北宋是金国灭掉的,如果让徽钦二帝重新坐镇中原,中原百姓民心所向,等于北宋在某种形式上复辟了,一旦金国在未来实力下降,徽钦二帝的继承人就可能脱离金国控制,彻底实现北宋的复辟,这种风险金国人轻易是不会尝试的,因此这种选择只能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时使用。

在正常情况下,非北宋皇族的人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他们不会有任何"复国"的念头,只会感恩金国让他们当皇帝的恩德,比徽钦二帝踏实的多,也放心的多。当然,金国人后来发现张邦昌和刘豫这两个傀儡都不靠谱,所以索性直接自己管辖中原,不再需要什么傀儡皇帝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