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素有“诗王”之称谓,古人作诗,凡是指定或限定的题目,照例在题目上冠以“賦得”二字。赋得诗往往是应考之作,但也不尽然。在送别的场合,人各賦诗,也常限定题目。限题作诗当然比自由命题多—些麻烦,没有真情实感也得敷衍几句,所以难得佳作。而白居易这首诗恰恰是因难见巧,显示了不凡的才华。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限定咏古原草送别,既要顾到送别,又要顾到芳草,这就必须找到草和送别的关联,并在它们的联接点上挖掘出诗的情趣。白居易从《楚辞》的两句诗里找到了这种联系:“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两句诗本来只是感叹王孙久游不归,并没有正面写离别,但盼归里已包含着离别的意味; 而盼归的感情又是由春草引起,并以春草为象喻表现出来的。
于是,白居易就以《楚辞》里这两句诗为契机,在别情和春草之问建立了诗的联系。这就是末尾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萎满别情”。“萋萋满别情”这一句里的“萋萋”既是形容春草,又强形容别惜,仿佛古原上每一根草都沾染了别情。这别情是厲于诗人的,也是属于春草的,咏草和送別巳经融而为一了。
五六句写得也好:“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行人将沿着古道远去,经过荒城走向更远的地方。芳草蔓延到古道的两旁,甚至长到了古道上,在阳光下以其翠色遥接荒城,把一座荒城点缀得有了几分生气。诗人不说古道上、荒城上长了青草,而说“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仍是着眼于草的茂盛,同时关合送行之意:举目萋萋,满是别倩。
以上先讲了这首诗的后四句,我们可以看出,这四句诗颇费了诗人的心思。不过此诗之著名并不因后四句,而在前四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似乎毫不费力,单纯自然,一气呵成,却很有感染力,那繁茂的原上草,入秋即枯,逢春又荣,一年一度循环。野火能烧焦它的芏叶,却不能烧死它的根柢。等到春风吹来,便又勃勃然郁部然萌生出新芽。它的生命力多么旺盛!
诗人把握了草的坚韧与顽强的性格,并用明快的近似格言的语句写了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遂成为千古之名句。这四句与的虽然是草,但给人造成的联想决不限于草。它使人想起世间许许多多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想起那种韧性的战斗精神。对此,你是怎么品鉴这首诗的,不妨留言讲讲
古代的诗词为什么有很多千古名句
所谓千古首先时间要够长,古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古代文人都喜欢吟诗作赋,留下的作品有数十万首,文化已过积累和沉淀,自然就会有很多优秀的名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千古名句。
除了古代诗词名句外,以下现代人写的古体诗词句子怎么样
现在读古诗,也有很多不合韵律的旬子。就我个人拙见,作诗,和作文章习惯应该相同。只不过文体不同而矣。不管要写什么,都需要一个明暂的目标,用自已熟练的语言。不要嫌语言俗,大俗同样可以大。
我学识浅溥,望大家不要见笑。
古代名人诠释过的人与自然的名句有哪些
古代名人诠释人与自然的名句,莫过于老子说的——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是“效法”“依据”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生产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上天寒暑交替,养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来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习性而顺其自然。”
这一句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它深刻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道理,其中蕴含着哲学意味。
比起这样哲思之语,我更喜欢的,是关于人与自然的诗句。比如——
辛弃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和青山对视,能够看出青山别有的韵味来,融进山岚,人也多了韵味和妩媚。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这种感觉真是怦然入心啊! 李白写过“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说的是客人散去后,空旷的山谷里,只有碧水东流,映着一轮高悬的明月。诗人将怅惘写在诗里,人走景在,山谷寂寞人寂寥的景色,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之景提醒人们,要看淡生活中的聚散,也要珍惜相聚的日子。
王维的诗里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明月清泉,以及桂花落地,让人窥见大自然恬淡静默之美。
对了,不能落下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美啊!
诗人在园中采摘菊花,偶然抬起头来,目光所及就能看到远处的南山,即庐山。悠然的诗人,悠然的南山,人安闲自在,山静穆高远。那一刻,人景合一,似乎有旋律由山中传出,那轻盈灵动的乐曲直飘到人心里,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莫过于此!
古人健康而朴素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显现出自信而悠然的人生状态。
这也启示我们,怀着孩子一般的明亮与清澈,在自然之间行走,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完)
可以堪称是我国古代的兵学大全的书是什么书
中国作为兵法谋略的鼻祖,其中的兵法真的好多啊!其中最出名,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兵书,总共有13篇。《始计篇》说的是战争之前如何计算各种条件,有利的和不利的都计算在内。《作战篇》说的是如何进行战争动员,短时间内集中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谋攻篇》说的是如何用智谋去攻城略地。《军形篇》和《兵势篇》说的是如何练兵,如何提高士气,如何灵活指挥士兵。《虚实篇》说的是战术的灵活运用,虚虚实实欺骗敌人。《军争篇》说的是是如何把对自不利的情况转变成对自有利的情况。《九变篇》说的是根据战争环境的不同情况指定不同的战略和战术。《行军篇》说的是如何进行长途和短途的行军,同时如何侦查敌情。《地形篇》说的是不同的地形有不同战术运用。《九地篇》说的是正在进行战场中,战场环境出现不同的情况,要同时使用适合的战术。《火攻篇》说的是怎样用火去攻打敌人。《用间篇》说的是如何对敌人使用间谍。
《孙子兵法》里面大家总结来说是“奇正思想”,其实孙子兵法大部分说的是如何用“正”的力量去战胜敌人,出奇制胜的方法说的不是很多。
名句求对: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南暖日摆桃万棵。西凉月影飘百叶,北寒時出香十村。
有关送别的古典诗词文学名句有哪些
古人在离别时也有以歌赠别的传统,历朝历代关于送别的诗词很多,这里精选其中比较有名、流传久远以及有代表性的以飨读者。记得点个赞,喜欢就分享。
汉魏南北朝诗词名句
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汉·苏武《诗四首》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国魏·曹植《七哀》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南朝梁·江淹《别赋》
日暮浮云滋,握手泪如霰。——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南朝梁·沈约《别范安成诗》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 南朝陈·江总《别袁昌州诗二首》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南朝宋·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唐朝诗词名句
送君一为别,凄断故乡情。—— 唐·陈子良《送别》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唐·陆龟蒙《别离》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唐·陆龟蒙《别离》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关近。—— 唐·王维《留别丘为》
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唐·刘长卿《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唐·李白《送别》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唐·李白《江夏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唐·李益《途中寄李二》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唐·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唐·杜牧《赠别二首》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二首》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郑谷《柳》
宋朝诗词名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 宋·黄大临《青玉案·千峰百嶂宜州路》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宋·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
我是行人更送行,潇潇风雨倍伤情。—— 宋·赵善括《鹧鸪天·我是行人更送行》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元明清诗词名句
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 元·张昱《赠沈生还江州》
青草红亭万里尘,送君那得不沾巾。—— 明·袁宏道《别闽人王生》
春风浓似酒,难浣别离情。—— 明·刘绩《题西陵送别图送姚进士》
漫漫即远道,惜别在良时。—— 明·陈子龙《拟古·别李氏也》
惆怅天涯分手处,秋高一雁落江泮。—— 明·万泰《留别董西来》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清·曹雪芹《红楼梦》
衰年送少年,后会渺云烟。—— 清·袁枚《寄梅岭》
春风若为长条惜,应遣情人少别离。—— 清·厉鹗《思佳客》
万里征途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苏曼殊《束装归省,道出泗上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
你喜欢上面哪些诗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