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随笔名句

句子大全2022-12-05 02:44:06未知

芥末堆 阿新 2月17日记

新教育随笔名句

“沪江日语课上完了吗?并没有……”发了这条自嘲的朋友圈以后,我“炸”出来一群还剩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课程的朋友。是的,在朋友圈各种打卡、勋章刷屏的热闹景象下,还有一群和我一样半途而废的失败者,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在五六年前,伴随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腾飞,“成人语培”成为最被看好的风口之一,众多语言培训公司在创业初期首先瞄准的都是成人市场。普遍观点认为,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更熟练,有留学、职场引发的强烈需求,也有足够强的付费能力。

可以说,成人语培赛道的发展并没能达到人们的预期。从2016年开始,多家公司在成人业务之外推出少儿产品,甚至彻底放弃成人转战少儿市场。而成人语培企业的融资次数也从2015年的44次,下跌至2017年的14次。ABC360创始人李晶曾表示,公司在2012年开展面向成人的在线外教一对一之后,始终没有达到预期,在2016年放弃成人英语项目转战少儿英语后,仅仅花了两个月,收入就超过了之前的数字。

为什么成人语培这块骨头那么难啃?在新年,我想换一个更轻松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我和整个芥末堆编辑部聊了聊他们成年以后的语言培训经历。受访的15名小伙伴都是教育行业的观察者,又总在第一时间获知新的产品和学习方式,他们能打破成年学习者“屡战屡败”的怪圈吗?

世界上所有的失败都是半途而废

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自己有学习外语的需求,而需求主要集中在通关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托福、雅思、GRE各类考试,以及去国外出差工作。在2018年,芥末堆将在海外扩展业务,有理由相信,各位“芥末er”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在编辑部的小伙伴中,每人至少使用过2种语培产品,创下最高纪录的是负责语培报道的怡彭,据他回忆大概使用过50至80种。最多人使用的线上语培产品是英语流利说“懂你英语”和百词斩,而线下学习则全部选择了新东方课程。

从付费意愿来看,编辑部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付费的人群中,60%的小伙伴为线上产品付过费,平均花费424元,三分之一的小伙伴在线下上过课,平均花费2520元。付费最多的是子航,在来芥末堆之前,妈妈为他花了4500元报名新东方日语0到N4的课程,“后来工作了,距离太远我就撑不下去了。”他说,“这能别写吗,别让我妈知道……”

请膜拜一下阿呆老师在Duolingo上获得的勋章

其实子航完全不必低落,经过统计,整个芥末堆每人使用单个产品的周期都没有超过三个月。听完所有人艰难地回忆上完多少课程之后,我开始觉得,计算这些无限逼近0%的完课率好像没有意义……

也有几个小伙伴完成过接近50%的课程,“只是半途而废!还好还好!”我庆幸地想,编辑部的尊严总算守住了,然而学哲学的西瓜送了我一句富有深意的话:“世界上所有的失败,不都是半途而废吗?”

好吧……整个编辑部,只有阿槑坚持上完了沪江网校的日语五十音图课程,至于其他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伙伴,为了解释自己的逃课行为,真是什么理由都能找得出来:

朋友圈里好多大V吐槽不好用。

我不喜欢打卡,打卡好傻 ……

手机内存不够了,我得删App。

每到上课时间,就正好赶上写稿!

(作者注:此处帮整个编辑部手动@初九)

事实上,所有的理由概括起来就是“没有时间”和“没有动力”。外语学习对大部分成人来说并非刚需,所以学习很容易被睡觉、约会、玩游戏替代,坚持下来,往往依靠本人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据主编天一回忆,他成年以后坚持最久的语言培训,是大学时报名的新东方六级班,上了大约一半,“陪媳妇去的。”他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我的老师怡彭表示毫不意外。他告诉我,坚持与否,最重要的是C端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动力以及与产品的匹配度。而对于B端公司来说,只能做到提升教育内容和服务的质量,很难对消费者,尤其是成人消费者进行行为管控。他盯着我说:“毕竟教育产业不是游戏产业,做不到让人沉迷,比如你玩的switch游戏《塞尔达传说》,对吧?”

他们说,是产品“违反人性”

被威胁再沉迷游戏不交稿就没收游戏机以后,我开始研究编辑部使用的几个主流产品。也许,这些产品确实存在改进的空间呢?

工具类App,例如百词斩、扇贝单词,主要功能是帮助使用者记忆单词,这是编辑部最多人尝试、也是最多人放弃的产品类型。

首先,每日打卡对一部分成人来说,并不能形成激励效果,而对于那些强迫症发作、一定要打卡成功的用户,中途总会中断,如果每日打卡日积月累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用者就会直接放弃。东瓜使用过欧路词典,设定每天背70个单词,中断了十天以后,她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背完700个单词。编辑卢楠给我看了一眼她的百词斩界面,如果她想打卡成功,今天必须背4465个单词,所以她再也没点开过这个App。

卢楠需要1天背4465个单词才可以打卡

对于最火的线上外教一对一,编辑部尝试过的人都跟我提到同一个词:尬聊。面对真人外教,编辑部的同学们都有点不大适应,“其实我是个挺腼腆的人。”大王再次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好吧,那么试试最新的潮流人工智能?至少毫无尬聊风险。结果东耳跟我哭诉,自己快被人工智能练吐了。花费499元买了一年的懂你英语以后,东耳上了三个月,始终停留在初始级别,没有人告诉东耳发音错在哪,她只能自己努力模仿机器的发音,“跟着念,打分,分数不够就一直学,连题目都不变。”东耳说,“人工智能太枯燥、太违反人性了。”

在我的小调查里,“枯燥无趣”是“没时间”之外第二大放弃原因。静熙告诉我,反复记忆对于她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而热爱语言学习的阿呆无法理解,为什么在2018年,口语练习的情景依然是“酒店check-in”“机场值机”“饭店点餐”这老三样。宁宁被阅读计划要求必须看完一本“直男癌”的恋爱关系英文书,她气到直接弃课,“为什么不多一些《歌剧魅影》《小王子》这样的书呢?”

是的,作为被学业、职场磨平了棱角的大人,对于“枯燥”,我们的容忍度确实远大于孩子,但内心深处,谁不是一个喜欢乐趣、冒险的孩子呢?我看了一眼旁边的游戏机,其实打动我买下它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们已经忘了自己童年想要的是什么了,但任天堂还记得。”我非常期待,能有一款语言学习产品让我回忆起童年学英语的乐趣,在英语的旷野中奔跑、摔跤、冒险,不怕犯错,简单、快乐。

不,至少编辑部还没有放弃!

2017年底,芥末堆推出了“芥末课”《在线教育时代的教研必修课》,做课以后,几位负责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成人学习者”这个群体。

“人们在购买的时候,都是带着期望和冲动,但是执行力总会有落差。”天一说。阿呆老师告诉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芥末课除了进行监督、提醒,也会组织社区、公司的学员在线下一同观看视频学习。

和学习者直接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吉吉,她告诉我,芥末课的完课率在整个行业是比较高的,退费率大概只有0.05%。吉吉分析,“在线教研”对于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正是刚需,所以芥末课的成人学员学习动力、参与度都比较好。

芥末课

目前,许多编辑部的小伙伴仍然抱有语言学习的热情,他们还在坚持学习语言,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产品和学习方式。

为了深度学习日语,阿呆参加了线下的技能交换小组,老师从单词、发音、语法多方面进行更系统的教学,而且她可以和同学们面对面更即兴地交流。 红印儿觉得“最刺激”的是在塞万提斯学院接受全西班牙语教学,她现在看自己偶像梅西的访谈视频,基本不用发愁去哪儿找字幕了。

学日语专业的怡彭可能更“佛系”,他花费了四位数购买外语书籍,通过读书,不仅可以维持日语水平,也能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我挺想看《半泽直树》小说的,当时没有中文版,就在日本机场买了原版小说。”

而西瓜、东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更传统的方式:单词书。东瓜为了准备考研英语,买了一本《恋练有词》,她告诉我,对于长时间学习的考研党,纸质书相较于App对眼睛更友好。西瓜拿起单词书以后,记单词反而更快了,他最后向我宣告:“我回归纸笔了。”

那么我呢?我突然想起自己人生中第一本阅读的英文原著《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个著名的结尾,让我第一次不是被学业“压”着学习英语,而是享受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美感: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新的一年,期待能与更多带来新鲜和美感的语言教育相遇。

本文作者:阿新

芥末堆 记者学习使我快乐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01

新春随笔 | 政策推动下的校企合作,如何才会有未来

02

新春随笔 | 艺术教育三版本的迭代,在线模式能赢得过直营和加盟吗?

名句求对: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南暖日摆桃万棵。西凉月影飘百叶,北寒時出香十村。

鲁迅先生的名句你记得多少

鲁迅妙语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9、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0、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4、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16、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7、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1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2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2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2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2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2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3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3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3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3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3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35、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6、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7、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8、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9、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40、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4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42、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43、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44、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随笔可以是小说吗

我是文子心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严格地说,随笔和小说是两种并行的文学体裁。在回答题主所问之前,先弄清楚随笔,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一种主要的叙事文学体裁。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绘去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特征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运用描写,叙述等各种表现手法,多方面的刻划人物性格。为了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成长过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为了表现人物性格和展开故事情节,有具体细致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叙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人出现在作品中,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对人物和事件表示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另一种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叙述人不在作品中出现,而是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作品中的一切。在小说中,用第三人称的较多。

小说的成熟较之诗歌较晚。中国的小说经历了神话传说、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以及“五四”以来的现代小说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小说在近、现代文学中极为发达,种类很多。按内容区分,除了描写当前题材以外,有历史小说,以及描写特定特定内容的武侠小说、谴责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按照反映生活的规模、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分,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随笔,属于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主要特色。新中国成立后,随笔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和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

由上述文字不难看出,随笔与小说的区别和特点还是较为明显的,如果真把随笔当做小说或写成小说,目前恐怕有点勉为其难。而随笔倒是与散文、杂文比较靠近,但最好也不要混为一谈。随笔做为新时期的一种文体,它既不入像散文那般抒情,也不似杂文那样犀利。由于夹叙夹议篇幅短小的特点,又比小说、诗歌等文体有更大的写作和阅读空间。据笔者在市委机关报任副刊编辑二十多年实践经验,由于随笔自身的文学内涵高于杂文,思想份量重于散文的特点,随笔的位置基本是副刊的头条。

笔者的文学之路始于小说,因为工作和时间,逐渐将笔峰转向随笔与记实文学。在新世纪前后也写了不少随笔见诸于全国各大报刊。比如曾发表在《天津日报》的《不妨逆向思维》由一个“父母的心在儿心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的古老话题,引发了中老年人与年轻人对此问题的不同态度。笔者认为这其中不仅有年龄的代沟,观念的差异,更有认知上的不同,大千世界,各色人等,面对各类困惑,不妨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认识。人生便会少几番烦恼,多几番快乐!又比如曾发表于《长江日报》的《不敢淡泊》,便写了笔者对“淡泊”的一种新的认识。在竞争无情、选择无情、生活无情的人生之旅中,选择淡泊也许就意味着选择了平凡和平庸。犹如球员面对运动场,企业家面对商场,军人面对战场,科学家面对科研课题……怎能一味淡泊呢?随笔,就可以抓住话题,边叙边议。

小说则不同。以自己近日在头条发表的文章为例:《下棋》和《棋品》,同是一个题材,却用了两种体裁;《下棋》可归于叙事散文,小时候陪姥姥下棋,老了陪妈妈下棋,除了体现一种亲情,孝顺外,还想表现每个人在“人生如棋”中所充当的一种角色,如要做一个合格的棋手和角色,同样需要“情商”和“智商”。为了更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便在文章最后加了两句所谓的“点睛之笔”。而《棋品》一文则属于小小说。把人物、情节、结局等通过下棋去表现。笔者只是塑人物,讲情节,虽有主观倾向但通篇不加自己的议论和见解。读者对小说中的人和事可凭自己的认识去感悟去认知。果然,当晚有几个条友的点评和自己的初衷有所差异和不同。而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笔者在头条看的文章有限,但是条友昌华81247创作的《黄猫公吉祥》,《睹六合的扁担亮》也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

我是文子心语,以上是我的回答。见识浅薄,见笑见谅!

本问答为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切勿抄袭。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实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举,我最欣赏的一句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就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谢谢!

《红楼梦》里有哪些名言名句

谢谢!红楼梦里名句很多!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随便几句熟悉的,供大家指点!

千古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诉说了怎样的故事

千古名词:人生诺只初相见,诉说了怎样的故事。

……上古诗歌,演说都有深远议意,楼上几位大神精通古诗,记述了上古爱情伤感诗歌!都经典。金庸景色,梁玉生的对联盛盛金典。

千古名词,诉了怎样的故事,就是记述那作者写出的感叹痛伤之曲,和情人离别滴沮如滴血之感!

……相识好比初相逢,

……人生诺只初相见。我两句话混起来就变了些议意,初识、初见初学,不管是文化科学,高科技,恋爱爱情等等,让他去学习,磨练,深研,经久之练,人才乃矿石之金!。

……人生诺只如初见,天地乾坤分四季,春草夏花跃眼夺目,青春年华艳艳视仙,情感她芳眼说话,不言而合对爱佳。相知相爱金童玉女,但苍桑有格,南通北国。其其回故之乡,眮眮送目,它时芳草今陆䒵。敬请我师批评指正,草草跑题了。

……谢谢头条!谢吾空。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静夜思》,全诗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辞藻,只是用近似口语的话娓娓道来,描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明白如话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问世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正是因为这首诗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所以人们对其含义和解释一直也没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诗鉴赏辞典》中这样解释: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

但后来有人提出疑义,唐代的门是完全封闭的,窗户也很小,况且还贴有窗户纸,月光不可能穿过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内也不会有霜的,这在道理上讲不通。于是人们对诗中床的含义产生了疑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其中对“床”的解释有三:1、坐卧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2、安放器物的架子。类似今天的柜或者橱;3、井上的围栏。今天的床没有这个含义。

对照床的这三个含义,我们发现第三种解释与李白诗中的意境比较吻合。并且李白还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歌,其中有这么几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据学者介绍,此诗中的“床”也是“井上围栏”的意思。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说的卧榻,而是井上的围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