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宋立岩,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要求准确地刻画人物。
金圣叹在评点中还表明了这样一个思想:《水浒传》小说语言的准确美,更多地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指出.“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人物语官高度性格化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就更大。
他称赞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奇本事。”确实,《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典型人物,从对他们的不同声目的描绘中,即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气质、形状等特色,这需要杰出的修辞才能方行。即使具有同一特点的人,性格不同,表现就不一。金氏说:“《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遗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构,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以写鲁达的爽直性格为例。
鲁达在桃花庄将桃花山来抢亲的二大王打走之后,刘太公道:“师父休要走了去,却要救护我们一家儿使得。”智深道:“凭么闲话,俺死也不走。”(第四回)金氏批道;“鲁达语。”这话只有重义气甚于性命的各智深才说得出来。
桃花山的大大王李忠与价达见面之后,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刘太公这头亲事再也休题。”(同上)金氏批道:“香达语,何等爽直!”
第五十七回除写了鲁达的爽直、性急之外,还描写了他对朋友的义气、感情的真挚。鲁达与武松来到少华山寻史进时,“朱武道:‘既是二位到此,且请到山寨中,容小可备细告诉。’鲁智深道.‘有话便说,史家兄弟又不见,谁鸟耐烦到你山上去!’(金评:不推爽直,兼写贞烈。)武松道:‘师兄是个急性人,有话便说甚好。’“朱武将史进被贺太守抓进牢监之事诉说之后,“普智深听了道.‘这撮鸟敢如此无礼,倒您么利害!洒家便去结果了那厮!’”(金评:直爽是大师天性)朱武等将鲁智深请到山寨,杀牛宰马管待。”鲁智深道:‘史家兄弟不在这里,酒是一滴不吃!要便睡一夜,明日却去州里打死那厮罢!’”(金评:句句使人洒出热泪,字使人增长义气,非鲁达定说不出此语,非此语定写不出鲁达,绝妙绝。)
金圣叹评《水浒传》不仅注意个性化语言,还注意语言应该符合人物的身分。如:第十二回写杨志与素超在教场比武一段:
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材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两个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效。月台上梁中书看得呆了,两边众军官看了,喝采不迭,阵面上军士们递相厮舰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李成、闻达在将台上,不住声叫道:“好斗!”
金氏评道:“要看他凡四段,每段还他一个位置,如梁中书则在月台上,众军官则在月台上梁中书两边,军士们则在阵面上,李成、闻达则在将台上。又要看他每一等人,有一等人身分。如梁中书只是呆了,是个文官身分。众军官便喝彩,是个众官身分。军士们便说出许多话,是众人身份。李成、闻达叫好斗,是两个大将身分。真是如花似火之文。”
金圣叹还指出,《水浒传》善于写出各类人声口,如老人有老人声口、卖柴人有卖柴人声口等,各各不同。并指出此书也善于写出人物的各种神态、心情,如醉语、急语,心忙口乱语等。
金圣叹评《水浒传》时为什么只评了70回
金圣叹认为“盗寇”“其罪应死”,招安“失朝廷之尊”,“坏国家之法”,因此他删定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第一回改为“楔子”,正文共七十回),砍掉了受招安及以后的部分,而另以卢俊义“惊恶梦”、梁山一百○八人全部被杀作结。
这样的砍法,到底对不对呢?
鲁迅对金圣叹这种做法很不满意,认为金圣叹“昏庸得可以”,并把这种本子比做“断尾巴蜻蜓”。但是清代以来,这种七十一回本却成为主要的通行本。
鲁迅说:“至于金圣叹为什么要删‘招安’以后的文章呢?这大概也就是受了当时社会环境底影响。”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见解。
金圣叹属于主“剿”派。他一再表示,农民起义军为“王道所必诛”。“有王者作,比而诛之,则千人亦快,万人亦快也。”在他看来,只有“剿”,只有“大正其罪”,才能“昭往戒,防未然,正人心,辅王化”。所以,他坚决反对招安。他认为农民起义军受招安根本不可信。他说:“狼子野心,正自信你不得!”又说:“夫招安,则强盗之变计也。”并且,他认为实行招安有损封建王朝的尊严。在《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这一回中,他借嵇叔夜之口骂道:“万死狂贼,你等造下弥天大罪,朝廷屡次前来收捕,你等公然拒杀无数官军,今日却来摇尾乞怜,希图逃脱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以何法去治天下!”不仅如此,金圣叹又直接出面批释道:“不朽之论,可破‘续传’(金圣叹硬说七十回以后为罗贯中所续)招安之谬。”第三,也是最主要的,金圣叹认为,对农民起义军实行招安,就起不到警戒作用,不能防止农民革命的再起。在他看来,招安的结果,农民起义军“进有自赎之荣,退有免死之乐”,“有罪者可赦,无罪者生心”,造反的便会愈来愈多。他说:“彼一百八人而得幸免于宋朝者,恶知不将有百千万人思得复试于后世者乎?”
“不读金圣叹,枉读水浒传”这句话有道理吗?你怎么看
对于任何一句【俗语】【名言】,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不足奇。
第一次看到七十回本的《水浒》没有[传]字,是上初中将书放入课桌的抽屉中偷偷摸摸看完的。见著作者为施耐庵,金圣叹点评,是一本直排版繁体字的【老书】,直到1974年全国评论水浒,才又知道水浒有多个版本,最长的是一百二回的《水浒传》,短的有五十回,七十回,八十回,一百回的,可谓是五花八门,其间还有【儿童版】。直到此时方才知道第一看到的是【金大爷腰斩】的《水浒传》。
至于金圣叹为何”腰斩”《水浒传》,当年的评论多是以他”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行批判的。
后来随着自己不断地看了一些与水浒造反相关的如《荡寇志》《后水浒传》(讲述洞庭湖杨么造反)之类的杂书,才明白金大爷并非是”维护”而是在”鼓励””赞扬造反”。
顺便说一句,金大爷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才子,也是一位点评中肯的文学评论家,他是在清朝初期的【哭廟】事件中被冤杀的才子,推翻清朝以后,被尊为反请先烈。
如果将金大爷放在如今的网络论坛,无疑将会是名符其实的大V级人物……
看《水浒传》,要不要了解一下金圣叹,或许如同当年我上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对全班学生说的一句话“读书不看《红楼梦》,读到大学也枉然“。直到40多年后的同学聚会,再次谈论起当年轶闻,仍然有老同学不知道”睛雯”是哪本书中的人物。或许这是所谓的【各取所需】吧!
金圣叹为何要腰斩水浒传
金圣叹对传播《水浒传》的巨大影响,不仅表现在其评点以及理论贡献上,还在于他实际上“改写”了《水浒传》,形成了一个新的版本——“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它于明崇祯十四年由贯华堂刊刻,所以也称“贯华堂本”。有清近三百年间,市面上流行的《水浒传》大多是此本,夸张一点讲就是“此本一出,他本尽废”。
金批《水浒传》,在现代研究者中最引起争议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所谓“腰斩水浒”,一个是“独恶宋江”。这里单说所谓“腰斩”的问题。
金圣叹不承认他对文本做了手脚,自称他得到了施耐庵原作的“古本”。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又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而真实情况是,金圣叹所做的工作除批点与文字润饰外,一项重大改动就是把全书终止于梁山泊英雄聚义,而将招安及以后情节一概删却。由于所删近半,只余七十回,故有金圣叹“腰斩”《水浒》之说。
另外,金批《水浒》改动了聚义的誓词。两相比较,金氏所作高眄四海,肝胆相照,“准星辰”“指天地”“面面峥嵘”“心心皎洁”,表现出原词所未有之豪侠气派。还有一处改动是撰写了一个“惊噩梦”的尾巴。他写卢俊义与众人聚义后,大醉归帐,夜得一梦,梦见一个自称嵇康的人,“手挽宝弓”,前来剿捕。卢在梦中挣扎不得,被打伤捉去。宋江等用苦肉计救他,一齐自缚投案,请求招安,被嵇康斥骂一通,全部处斩。卢魂不附体,见堂上悬一匾,上书“天下太平”。金圣叹自述如此结尾的动机道:“聚一百八人于水泊,而其书以终,不可以训矣。忽然幻出卢俊义一梦,意盖引张叔夜收讨之一案,以为卒篇也。”
从实际效果看,金本在流传中淘汰了其他版本,主要原因正在情节结构的优长——删除冗弱,仅存精华。至于“惊噩梦”的意义,则当由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噩梦”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梦”结束全篇所产生的意味。金圣叹讲:“晁盖七人以梦始,宋江、卢俊义一百八人以梦终,皆极大章法。”他认为,人生既已如梦,写人生的文学作品自当如梦,作品乃虚构成文,尤应突出梦幻的意味。这一思路在金氏的文学批评中屡见不鲜,可谓“思维定式”。如《西厢记·惊梦》的批语,以近两千字的篇幅来论梦,大意是说文学世界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的虚构,而现实世界亦如梦幻,故同属“因缘所生法”,不必执着求实。
当然,噩梦的内容也是不容回避的。不过其效果也非尽属消极,因为这一笔确有“保护色”的作用。金氏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他在描写噩梦之处批道:“呜呼!古之君子,未有不小心恭慎而后其书得传者也。吾观《水浒》洋洋数十万言,而必以‘天下太平’四字终之,其意可以见矣。”肆意横口、狂放无忌的金圣叹,忽然大讲“小心恭慎”之道,这不能不使我们考虑到背后的真实想法。其实,他的意思很清楚,若不以“天下太平”之噩梦终结,其书将不得传也。
金圣叹的文本改动不完全是思想观念所驱使,他通过改写表达自己的小说观念、艺术见解,有些十分高明、超前。实际上,明代“四大奇书”都是在“接力棒”式的过程中臻于“雅化”的。今天读到的《三国演义》,就是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整理改写的本子。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正不妨把金圣叹的本子重新刊刻出版,使之与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并行。
金圣叹为什么不点评《三国演义》
金圣叹,著名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对《西厢记》、《水浒传》、《左传》等书以及杜甫等诸家唐诗都有精彩的评点。
那么,金圣叹作为文学批评家点评了那么多文学作品,为什么没有点评《三国演义》呢?
我个人猜测,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金圣叹认为,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已经写的大气磅礴,没有可点评之处;
第二种原因,金圣叹还没有来得及点评《三国演义》就被卷入“哭庙案”,惨遭砍头!他也无法点评了。
你认为呢?
如何看待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等诸多作品的文学批评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而金圣叹就是其中一位很犀利的文学评论家。
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作乱"“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
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他评《水浒》、《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进到新的高度。
如何用一句话形容《水浒传》
谢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小二!上三斤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