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义利观的语录

句子大全2022-12-02 06:50:08佚名

义利之辨是儒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孔子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儒家义利观确定了基调。孟子踵其后,面对梁惠王富国强兵的期望,毫不客气地给对方碰了一个钉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汉代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谊(义),不谋其利”,大有将孟子的“唯义论”进行到底之势。宋儒对义利之辨的讨论即围绕对这些经典论述的诠释展开,朱熹批判地继承了其道学前辈的诠释成果,对义利关系重新厘定,试图打通《孟子》与《易传》,缓解孟子以来儒家义利之辨上的紧张。

关于孔子的义利观的语录

01

朱熹对经典的重新整合

朱熹之前的道学诸贤对义利问题的认知基本上不出孟子与董仲舒范围,是朱熹首次将《易传》的“利者,义之和”思想带进对“孟子见梁惠王”章的诠释,通过整合不同经典而推进义利观。

“孟子见梁惠王”章是《孟子》全书第一章,记录了魏王(梁惠王)与孟子的一问一答。朱熹在为这章作注时,特别点出,孟子之答的意思是指“仁义未尝不利”,并在《孟子或问》中进一步解释:“仁义得于此,则君臣父子之间,以至于天下之事,自无一物不得其所者。”

这样,“仁义未尝不利”就意味着“仁义对每个人都有利”。孟子是想让梁惠王明白:言利、逐利根本就是误入歧途,其结果一定会祸及自身。相反,他只需用仁义教导人民便足亦。因为,如此他的利益自然就能得到保证,实在不必将利整天挂在嘴边。

然而,这样理解孟子,仁义似又变成了牟利的工具或手段。朱熹也意识到这一理论风险。因此,他又谨慎地指出,“利者义之和”,固然也是圣人之言,但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不如像孟子那样只说仁义不说利。朱熹承认,利是很难说的。难就难在如何拿捏利与义的分寸,既不能把义与利撇得一干二净,又不能把义与利的关联理解为没有离开利的义,即所谓“义无利则不和”。

朱熹像

02

新典范的成型

朱熹诠释义利问题的要点为门人后学所承继,并得到新的概括与凝练。其弟子陈淳(字安卿,号北溪,1159—1223)在解释“义利”字义时,除了继承朱熹在《孟子集注》中以天理与人欲区分仁义与利的思想,还把天理(义)表述为当然而然、无所为而然,把人欲(利)表述为不当然而然、有所为而然。陈淳写道:“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欲是所欲得者。就其中推广之,才是天理所宜底,即不是人情所欲;才是人情所欲底,即不合于天理之所宜。天理所宜者,即是当然而然,无所为而然也。人情所欲者,只是不当然而然,有所为而然也。”

叶采(字仲圭,号平巌,建阳人,生年不详,淳祐元年进士,景定初卒)为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作注时,继承了朱熹关于义是天理以及“利者,义之和”的思想,同时也吸收陈淳从有所为与无所为之分的角度对朱熹义利论的概括:“义者,当然之理;利者,义之和也。然君子惟欲正其义而已,未尝豫谋其利。有谋利之心,则是有所为而为之,非正其义也。”

至此,通过反复转述以及有意识地通俗化,朱熹的义利论述变成易于记忆、便于传播的若干教条。

03

朱熹义利说影响近世东亚

随着理学书籍在元代以降陆续传入朝鲜、日本,朱熹思想在近世东亚地区也传播开来。这里以朝鲜儒者李退溪(名滉,字景浩,安东人,1501—1570)为例,说明朱熹义利说在近世东亚的影响。

李退溪在与其门人黄仲举(名俊良,号锦溪,平海人,1517—1563)就朴英(字子泽,号松堂,密阳人,1471—1540)为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所作的集解的讨论中,有力地卫护了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在讲“处事之要”时引了董仲舒的名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朝鲜学者把《揭示》称为《洞规》。朴英作《白鹿洞规解》,关于“处事之要”这一条,他的注完全照抄了叶采那段话,更有甚者,他把这段话直接视为朱熹本人语录。

黄仲举对朴英引用“利者,义之和”这句话来解释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感到困惑,因为,在董仲舒那里,“义”与“利”明显是对举的,而“利者,义之和”则对“利”作了更多肯定。李退溪先后写了两封信来回答黄仲举对于《白鹿洞规解》的疑问。在这些信中,李退溪尽力作出分疏,以证明朱子既承认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又接受《易传》“利者,义之和”的做法在理论上不存在任何矛盾。

李退溪首先指出,“利者,义之和”的“利”字与平常所说的“贪欲之利”的“利”字含义不同。“利”字就其本义而言,只是“顺遂便益”。其次,他又解释说,“利者,义之和”的“利”虽在“义之和”当中,但毕竟与“义”相对,彼此呈消长之势。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人心有所意向,即有所为而为,而一旦有所为而为,按照朱熹的讲法,就是“利”而非“义”了。所以,“利”字本来不是什么不好的词,只是被人有所为(谋之)之心弄成不好的东西了。“利者义之和”与董仲舒的“不谋利”并不冲突。

可见,李退溪对汉文理学文献的运用娴熟,其对朱熹观点的了解,除了《朱子文集》本身外,也信赖像陈淳、叶采这样的朱熹后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过朱熹几代门人后学的努力,其有关义利之辨的思想,在近世东亚已得到广泛传播与引用。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转载请注明。

《论语》中有哪些语录能够支撑孔子的义利观

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儒家思想中,义和利是直接对立的。

有哪些关于吃饭的温情语录

谢谢回答!

要说有关吃饭最温情的语录:

我认为还是前几年流行于高考前,无论你认为是煽情也好,你定义为“鸡汤”也罢,但这位母亲给女儿的嘱咐,我认为是最温馨的提示:

孩子,

没有满分的人生,

也没有零分的境遇。

所以,

莫要执着金榜题名,

也莫要忌讳名落孙山。

——考好考坏,

妈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那个人!

这是一个母亲爱的宣言!

【鹧鸪天*一饱清欢慰平生】

作别红尘万事虚,得闲欢饮偶行厨。

豪门盛宴富八珍,百姓飧餐常令蔬。

酒斟满,情欢愉,春风化雨小红炉。

煎炸蒸煮光阴度,一饱平生大丈夫。

这是一个平常夫妻日常生活的真情告白!

【定风波*白菜】

翡翠青影齐牡丹,身缘赢得世家怜。

白石信笔留遗作,岂可,利交权贵众人攀。

百姓只为过冬藏,不慌,炒熘汤煮味清酸。

饱暖闲人嗤一鼻,虚伪,平实炊烟家常餐。

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再次感谢平台!

孔子关于治国的思想有哪些

孔子的治国方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有哪些关于孔子的历史人物素描

最好的关于孔子的人物素描,应当还是《论语》,其他的传记看了不少,目前有印象的只有井上靖的《孔子》,但印象也不深。

《论语》中对孔子的描述言简意赅,很容易把握,有素描的味道。举几则来想象孔子为人:

一,"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为人温和,但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恭敬并且安详。

二,如果你遇上孔子,感受应当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远看孔子走过来,威严庄重,走到你面前和你行礼打招呼,你又感觉孔子温和和蔼,但和孔子交谈几句,会发现他的言辞毫不苟且,对自己的过错批评很严厉。

还有更多孔子的行状,《论语》"乡党第十"有更多更细致的描述,抛砖引玉就行,要不码字也很累人的。

《论语》中的孔子语录你最欣赏哪个

小人与女人难养也!女人为何全是小人呢?主要女人比男人能生产,且有三个月的假期,而三个月假的第一个月,女人那时绝对禁处,不让男子碰的。平常月例假也是,。心理生理变化大,从闺女变成母亲,虽提升了,却把爱百分之八十转移到儿女身上!没办法的事,有些男人不理解做母亲的难处!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您如何解读孔子的这段语录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语出《论语》。

孔圣人在二千多年前,告诫大家,一个人不好,大家都厌恶他,要去观察他,看他到底哪里不好,我们再去讨厌他。一个人受人尊敬,大家都去追捧他,我们要去观察他好在哪里,然后再跟大众去尊敬他。

孔子是奉劝人们:万不可墙倒众人推,盲目跟风,比如,某某犯了一点过失,大家没调查清楚,就跟着起哄,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地去口诛笔伐,恨不得再踏上一只脚,置人于死地而后快,这是今天网络发达的通病,立志不犯这样的错误了,从我做起。

孔子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要理解“仁”的核心理念,在《颜渊》篇中,这几段话非常有代表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克己、爱人、复礼。就“仁”而言,更核心的是“爱人”。

孔子的“仁”是为了“复礼”,“复礼”是“仁”的目的。孔子讲“仁”不离政治理想和施政理念和方策,孔子的道德是君子之道,不是普通的小人之道。所以他的“仁”不是以自身为目的,“礼”才是“仁”的归宿。

复礼必须通过爱人的方式才能达到,这是孔子继承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提出的特色理念。

爱人,是“仁”的特征。由于这个爱人是为了“复礼”,所以这个“爱”是和“礼”的等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有等差的爱,是先爱亲,后爱人,由爱人,以致爱上、爱君、爱国。这和墨子提倡的“兼爱”不同。如何算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道,很明显就是指“仁”和“礼”,也完全适合于描述“爱人”的表现。关于忠恕,论述很多,主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要宽容。

要“爱人”必须克己。要“爱人”也不是容易的事,自然而然的事,孔子也慨叹,没有见过有好德如好色者;说当时能见到赴汤蹈火的群众,没见过为仁而死的百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但也认为,要达到仁没有多么难,要仁就可以得仁,并且不应该埋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克己是要改变自己的那些低级趣味,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克己是到达道德理想的必须的条件和途径。孔子的克己特别是对君子说的,克己方面,主要是“修己”、“约”、“戒”,提倡通过内求的方式提高道德修养。达到爱人的境界,最经常的方法就是“自讼”、“自省”、“自责”等等。

后来我们看到的情况要比孔子当时的情况好得多。经过儒家德治长期治理的熏陶,为道德理想而死的仁人志士并不少见,这也是孔子的理想。孔子当世之时,礼崩乐坏,那么说不足为怪,所以孔子感到这么下去就没有救了,所以很着急,君子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勇于担当,做实践“仁”的表率,可以急不择路,先师而行,就不讲先后了。“天地君亲师”才是真正的顺序,相对于天地君亲,师在后面。可见“仁”的背后有更高的目的,是“礼”让”爱“呈现出超出对"爱“ 的一般理解的阶梯式的层级结构,这也是容易对孔子误解或者被孔子迷惑的地方之一。

孔子关于“仁”的理念,是服务于政治的,政治方面就体现为德治,这种德治对依靠社会和谐促进进步,有积极的意义,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思想资源。当然不能讳言,同时也带来道德泛化的倾向,历史上的德治变成了人治,人治又变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治”,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合理生活追求,使社会活力受到压制。另一方面,把政治理解为德治,把政治这个复杂的社会活动,全部纳入道德之内,显然是不合适的。政治活动,比道德要复杂得多,把道德推广到政治的各个方面,用道德观代替政治观、历史观,造成政治、历史领域很多的道德悖论。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现在对政治和历史问题的分析,使得许多政治观、历史观,达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程度。

《论语》记录的孔子论述“仁”的地方是很多的。按题主期望,把《论语》中有关“仁”的较常引用的论述录记如下,供参考。多处出现的,以第一次出现的篇章为记。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