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冬天的古诗名句

句子大全2022-12-01 11:55:11佚名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关于写冬天的古诗名句

诗歌之美,美不胜收。这里选摘古典诗词文学中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分为孟冬、仲冬、季冬和冬天通用描写四部分。为作者的辛苦点个赞吧,收藏慢慢欣赏。分享给喜欢的人,别浪费了。

描写孟冬的诗句

孟冬:农历十月,在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初冬寒气已至,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凄惨战栗。诗句以夸张的笔触状写初冬十月的凄冷景象。初冬远不至于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凄冷寒冻,然而对于心境极其孤寂的人来说,完全可能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惨栗的效果,这是艺术上的夸张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月光》

看那北斗七星中的玉衡三星所指的方向,知道时节已进入孟冬。天空寒星闪烁,格外分明。诗句状写初冬时的景象。以写众星位置的推移来点明季节的变换。诗句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

满池荷花象遭到风雨袭击一样凋零衰谢,而那绿荫遮窗的翠竹也像鸟的羽毛一样枯焦无光泽。诗句写作者闲暇坐观卉木时眼中所见的萧条、冷落的初冬景象。冬日之荷必然会凋残,竹木自然也要枯蔫。作者之所以描写如此之残景,正反映了他心境之无绪。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梁·江淹《就谢主簿宿诗》

孟冬寒气刺骨,培植的兰花杂乱无章,没有芳香。诗句写出了孟冬时节寒气逼人的气氛。下句“错无芳”三字不仅写出了兰花无人照料,杂乱而生,没有清香的萧瑟景象,而且将冷气逼人的数九寒冬用具体形象渲染了出来,使“寒”可见可感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昔日凌波挺立的荷花,现在已经枯衰,枯败的荷茎再也不能举起那似伞的碧绿荷叶来遮挡风雨了。后凋的几株残菊,虽花叶全无,但尚有那挺拔的枝干傲霜凌寒。诗句描绘秋末冬初的景色。作者写荷、菊的凋零,侧重于荷叶、菊枝的对比,观察细致,形容绝妙。“傲霜枝”,写菊虽衰残,犹存风骨,有赞美之意。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宋·陈与义《居夷行》

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宋·杨万里《晚风寒林》

本来寒林都是用淡笔描绘的,却用浓墨点上了几只栖落的乌鸦。作者从绘画的角度描写了初冬的风光。冬天,树叶凋零,树林灰朦朦一片,如果有几只乌鸦落在上面,一定会显得很黑。再加上作者的艺术处理,浓淡对比分明,便将乌鸦的形象突出在读者面前。

叶空树影疏,秋杪禽声杀。

清·蒲松龄《冬初过石隐园即景》

冬日来临,树木枝空叶尽,地上的树影也显得稀稀疏疏。秋日已过,疾飞的飞禽,鸣叫声也变得萧杀、凄凉起来。这两句诗描写初冬时节满目肃杀、荒凉的景色。诗句运用白描手法,空、疏、秋、杀等字都带有凄寒之气,含悲苦之意,表现出初冬的冷漠和孤寂。诗虽短小,却传神地表达出初冬之内涵。

描写仲冬的诗句

仲冬:也称中冬,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晋·傅玄《诗》

凛冽的寒风可刮落人的耳朵,纷纷扬扬的白雪一落到地面便凝结住了。树枝上的积霜在北风中频频飞起,水中也已生成厚厚的冰层。诗句写深冬的严寒景象。诗人列举最能体现寒冬气象的风、雪、霜、冰四物,加以渲染,便描绘出一幅令人生畏的冰天雪地图。首句截人耳最为夸饰,北风尖利似刀,简直可以割截人耳。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人襟。

晋·陆机《上留田行》

飘零的雪花飞飞扬扬地洒落在屋顶上,凄厉的寒风打着旋儿吹进人的衣襟。诗句描绘了寒冬里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萧杀景象,反映了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诗人拟人化的“徘徊入襟”,形象地表现出狂风回旋的景象,首句霏霏写出飞雪之密集。

冬日凄惨,玄云避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

晋·包播《诗》

冬天的太阳凄暗惨淡,黑云避开了天宇,紧紧笼罩着大地。素冰充满了水泽,白雪依附着群山。诗句描写了仲冬季节的苍白景象。前两句写仰望寒空,日色晦暗。后两句远眺山泽,满目冰雪。涂满天宇山泽的冷色使人更加畏惧冬季的凄惨。“避天”为夸饰彤云密布、紧压山河的严冬景象,极有气势。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梁·萧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仲冬季节,寒气逼人。凛冽的朔风吹折了细长的柳枝。诗句描写的是仲冬时节,冷气刺骨,霜风呼啸的景象。诗句紧紧围绕一个“寒”字,先写寒凉的空气,后写寒冷的冬风。“折细柳”突出寒风的猛烈、疯狂,使人对无形的寒风有了具体的感受。诗句运用凄寒的冬景申诉自己无力实现孔子的遗训。

霜风有恨号平楚,寒日无光下远岑。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挟霜带雪的寒风似乎有诉不尽的怨恨,在远处平林间怒号。寒冷凄残的斜阳暗淡无光,从遥远的山峰后慢慢地沉落了下去。这两句诗描写仲冬傍晚日落时的景色。诗中着力渲染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索,风是“霜风”,日是“寒日”,都透着一股逼人的凉气。作者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风”拟人化,那风的响声似乎是“有恨”,因此才这般号鸣,更增添了冬天的凄惨。

描写季冬的诗句

季冬:农历十二月,冬季最末一个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唐·杜甫《小至》

岸边已有暖意,等到腊月柳叶便可舒展。山中尚存寒气,迎着北风梅花就要开放。这两句诗极有趣味。柳是春天之物,梅是冬天之物。因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才会出现诗中描写的现象——柳欲舒叶、梅欲吐蕊。然而,柳叶将舒未舒,梅花欲放未放,一个将字,一个欲字,使人犹见两者谁先孰后争执不下之状,竟让人也难以判断此刻究竟是春天,还是冬天了。

衡茅林麓下,春气已微茫。

宋·林逋《山村冬暮》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暮冬时节,坐落在林边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已经可以微略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那雪后的翠竹还泛着微微的寒气,轻风吹拂着已凋残的梅花,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山村的冬暮本是缺乏生命力的,而诗人笔下的山村冬暮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宋·沈括《延州诗》

二郎山下纷纷扬扬飘着雪花,人们效仿边塞地区的习俗住在盘旋直立的帐篷里。虽然积雪已渐化尽但冬天的寒气尚未退尽,看那帐篷中吐出的黑色煤烟仿佛洛阳街上的尘土一样多。诗句描绘陕北延安冬末的景色。积雪虽已化尽,但冬寒尚存人间,故人们尚需生煤火炉取暖,正是北方气候的特点。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一

阳光融尽了最后一抹残雪,晶莹的雪水也不再顺着屋檐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春天伴着纤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人间。诗人抓住典型事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回的景象。描写生动传神,诗人喜悦之情荡漾其间,也给读者带来了温馨和甜美。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宋·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正要叫这大雪尽情地飘落,落尽透骨的冬寒。为的是不妨碍桃李享受自己美好的年华。两句诗寓意深刻。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不管残冬多么寒冷,它终不能妨碍春的到来,桃李依旧要开放,要芬芳。这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宋·范成大《宿东寺二首》其一

淡淡的天空如水一样雾气迷濛,屋顶上残雪和积霜冻结在鳞片似的瓦上。诗句写江南冬景。上句写残冬初春之交水蒸气升腾的景象。次句的“冻瓦鳞”把本来就屋瓦鳞次的房顶又涂上了一层斑驳陆离的银光。诗句极其简炼地将水、雾、雪、霜连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凄情萧瑟的江南残冬图,衬托出诗人客旅他乡的孤寂愁怅的心境,更给人以凄楚之感。

通用冬天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晋·陆机《苦寒行》

山岩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被风一吹,纷纷向上飞扬。寒风掠过树梢,发出凄厉的鸣声。诗句描写冬季朔风呼啸、积雪纷飞的景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风声生于树梢,甚合事理,但又为一般人所疏忽。两句诗还运用了互文手法。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过去我们话别时,正是黄莺鸟开始鸣叫的春天;如今相遇时,已是雪花飘飞的冬天了。诗句描写与故友庞参军分手与相遇时的不同景色。诗人不是抽象地陈说时序的变化,而是通过描绘当时的季节特征来表现分手与相遇的时间概念。诗句形象含蓄,感情真挚。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隋·虞世基《出塞二首》其二

大雪纷飞使天山的道路昏味不明,千里寒冰堵塞了交河的源头。笼罩在浓雾中的烽火暗然无色,结满霜花的大旗冻僵不能翻飞。这是描写塞外寒冬的景象。诗人择取了最能表现冬季特征的雪、冰、雾、霜四物,并将它们放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真切传神地突现出塞外冬天的寒冷、寂寥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因天气寒冷,渔船在码头边的河道中都冻住了,猎人们在阴冷的原野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只有在悠悠白云的深处,时断时续地传来钟鸣声和猿猴夜间的啼叫声。夜,静极了。阴森、寒冷的环境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四

马厩里的马骨瘦如柴,无力驮人外出。邻居家的鸡冻得不能司晨报晓。两句诗通过对马和鸡的描写,从侧面渲染了严冬季节寒冷透骨的天气。诗人展开想象,施以拟人化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描摹景物,十分生动形象。

风衔松竹怒咆哮,鸟泣冰霜裂冻巢。

清·陈璧《言怀》

狂风摇撼着松枝竹干愤怒地咆哮着,小鸟在伤心地啼泣,它那本来就很寒冷的窝巢已被冰霜冻裂了。诗句写冬景。狂风、冰霜使得松竹失去抵挡的能力,使得孤苦伶仃的小鸟无家可归。诗中的“衔”字与“泣”字非常形象,把冬季里寒风和啼鸟的独特状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你喜欢上面的哪些诗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 记得点赞、分享和收藏,别浪费 ↓↓

有哪些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5、《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1、《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4、《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5、《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6、《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7、《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8、《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9、《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21、《冬夜》【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有哪些关于冬天的诗词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咏雪联句>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刘驾<苦寒吟>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关于冬天的诗句 古诗句大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

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关于冬天的诗句 古诗句大全。陈毅<青松>

1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2、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3、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1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5、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其一>

1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17、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唐・李颀<听董大弹胡>

1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9、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公安县怀古>

20、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21、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

2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23、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2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25、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26、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27、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2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卢梅坡<雪梅>

30、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

3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32、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3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34、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杜甫<讽录事宅观>

35、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

36、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唐・元稹<南秦雪>

37、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3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39、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40、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渊明:<四时>

4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4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

43、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白居易<早冬>

44、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悼李花>

4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46、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4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8、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唐・祖咏<望蓟门>

4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 <塞下曲・其一>

5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5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南朝・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52、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5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5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南宋・吕本中<踏莎行>

5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6、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57、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58、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5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写桃花的唯美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0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周南·桃夭》茂盛的桃树开放着红艳艳的花。诗以桃花比喻出嫁女子的容貌。

02.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刘希夷《代白头吟》诗。洛阳城东的桃花与李花,随着轻风飘去飞来,不知会飞落到哪一户人家?

03. 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美人的容颜与桃花一样的美丽。后来男女相识随即分离,男子追念旧事,常称“人面桃花之感”。

04.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在山溪潺潺声中传来了狗叫声,桃花带着新的雨露,显得分外艳丽。

05.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随着流水流向远处,那是非凡的另一新境地。今多以后句喻指艺术作品的最新境界。


06. 红人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诗。鲜嫩的桃花泛着红色,新生的柳叶呈现着黄绿色。

07.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诗。桃花轻盈地追随着杨花一起飘落下来,黄鸟时时与白鸟间杂着飞翔。

08.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之五。放荡的柳絮随风飘舞,轻薄的桃花逐水飘流。后多用以比喻无操守之人。

09. 桃花一族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一丛桃花盛开,任人欣赏,你是爱深红色?还是爱浅红色的呢?极写桃花盛开,令人目不暇接的景况。

10.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辋川别业》诗。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


11.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王维《桃源行》诗。到了春天的时候,到处都是开了花的桃树,不知往何处去找寻那神仙乐地桃花源?

1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四月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13.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唐元稹《离思五首》诗之二。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14.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诗。朋友的家住在桃花盛开的溪水边,一条清清的溪水从门前流过。

15.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张旭《桃花溪》诗。桃花整天随水漂流,桃源洞在桃花溪的哪一边呢?用晋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写出桃花溪清幽明丽的景色。


16.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诗。桃花纷乱地飘落,像下红雨一样。

17.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怒放,春汛来临,这正是鳜鱼肥美的时候。

18.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唐刘禹锡《竹枝词》诗。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美景。

19. 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绿竹丛外开出两三枝桃花,江中嬉戏的鸭子,最先知道春水的温暖。写得春意盎然。后句现多用来比喻首先发现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20.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唐周朴《桃花》诗。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21.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唐韦庄《菩萨蛮》词。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22.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宋苏轼《送别》诗。春水浓绿,好象染过的一般,岸上的桃花浮映在水中,象少女的脸色。状写新颖,色彩鲜丽。

23.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诗。村外的桃花从矮竹篱内露出笑脸,春风吹拂着清溪旁的翠柳,影子映在清水中。

24.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宋秦观《望海潮》词。青青的柳条和艳丽的桃花,把明媚的春色纷纷送到千家万户。

25.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宋王安石《渔家傲·梦中作》词。溪水对岸的桃花还没开一半,而枝头上已有乱哄哄的蜜蜂。写出盎然的春意。


26.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宋戴复古《淮村兵后》诗。寂寞的一株小桃树,没人欣赏,默默地开着红花。

27.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宋汪藻《春日》诗。一枝桃花含笑探身篱外,似开未开显得最有情致。

28.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宋司马光《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诗。竹林靠近溪水,映得溪水半边碧绿,村旁尽是桃树,桃花和村庄一片艳红。

29.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宋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词。桃花也因为春归而悲伤,纷纷扬扬地飘落有如遍洒红玉。

30.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

宋晁冲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之二。系马的柳树,低垂的枝叶,正好对着门户;迎人的桃花,一枝露出墙外。


31.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曲。昨夜一阵风雨,吹落了满树的桃花;往日的佳人如今在哪里呢?只见孤零零的门扉掩盖着满地的落花。

32.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元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曲。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

33.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元姚燧《浪淘沙》词。桃花在初开放时,笑逐东风,美艳多姿。及到败落的时候,花色反而更红了。这是回光返照的意思。

34. 泉声天半落,满涧溅桃花

清张实居《桃花谷》诗。高崖上的泉水匹练似地洒下来发出美妙的乐声,洁白如玉的水珠,飞溅到娇艳的桃花上,桃花更显得绚丽多彩了。

35.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清施闰章《过湖北山家》诗。野外的流水汇流到各个溪涧,四周全是烂漫的桃花,那是可爱的山村。写出山村幽雅美丽的景色。

36.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词。还记得当初和你分别时,桃花千树、杨柳依依的画面,这一切多么令人怀念又惆怅啊。

关于相逢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谢谢邀答。

(1)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李白>

(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

(3)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泪。

(4)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5)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6)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8)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千里有缘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流传于后世的诗总共有三首,最著名的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一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黄巢这个“反贼”啊。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真不是这一句,《题菊花》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才是真有气势,本来,这菊花就是九月重阳前后才开的,可黄巢偏偏要向天理和自然挑战,今后我要是当了主宰春天之神,非要把这一现象改过来,命令菊花同桃花一样在春天开放,看看,这得有多狂妄,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反映出黄巢敢于向威权挑战的宏伟气魄,与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倒有几分相似。而事实证明,黄巢也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只不过自然规律说说而已,任谁也改变不了,但他却建立了大齐政权,并在长安称帝,直接动摇了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灭亡。

虽然黄巢的最终结局是败亡自杀,但其敢于抗争的精神和气概,却为后人称颂,完全对得住“冲天大将军”这个称号。

黄巢留下的三首诗,前两首都是借花言志,充满“反意”。

1、《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描写关于“月”的古诗有些值得推荐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中,描写月亮的非常之多,不胜枚举。除了那些名气爆棚的经典诗词作品传世之外,还有很多名气不是很大的优秀作品,下面编选一些,供大家欣赏。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寒食月夜

唐·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菩萨蛮

五代·冯延已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声明:图片都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现在的诗人写不出古诗的那种意境

现代人写不出古人那种诗词意境,古人写诗词都是身临其境,想象力丰富,文学功底深厚,写出的诗词有深度,有创意。现在社会环境与古代截然不同,快节奏,赶潮流,那种小桥流水,乐哉悠哉的慢生活只能留在想象中,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弄弄花草,写诗画画?下面几首打油诗给大家添乐助兴:

一.观三亚海棠湾花海

《采桑子.花开》

花香易逝情难逝,

年年花开,

今又花开,

秋寒绽放分外妖。

一年一度旅游季,

不似导游,

胜似导游,

踏遍琼崖尽是春。

二.过海南定安南渡江大桥

《南渡江》

大江东去浪涛涛,

日夜奔腾逐海潮。

蓦见长虹凌空渡,

引得千帆竞折腰。

三.雾天登海南乐东尖峰岭

《尖峰岭》

雾锁孤峰连,

举手可触天。

瑶池荷尖露,

风轻鸟未闲。

客在山里游,

疑似云中仙。

淡泊名和利,

乐耕西坡田。

(多谢指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