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名句赏析视频

句子大全2022-11-26 12:18:18未知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能适应清贫艰苦的生活,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

菜根谭名句赏析视频

明代洪应明先生,见到这句话后便有感而发,就去菜根的意思,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中心思想,写下了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经典菜根语录《菜根谭》,这本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深入浅出的为什么我们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哲学,是难得的一本奇书。下面分享其中的十句,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做人不忘良心,坚守道德底线,在社会上往往却受到冷落,但孤独寂寞也只是一时的;而那些阿谀奉承,依附权势 的人,虽然一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终究为人所不齿,不是民心所向,早晚都会陷入凄凉孤独的境地。

二,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在万籁俱寂的山林中,你能得到心灵的清静,那不是真的静,如果能在人声鼎沸、喧嚣吵闹的城市环境中,你还能静得下心来,那才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清静。

美味佳肴、劲歌热舞等环境中带来的欢乐,那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是感官刺激暂时带来的快乐,不会长久,只有在艰苦环境中能体验到的那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三,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大凡衰败的迹象,早已在鼎盛的时候就已经显现;成功的契机,往往发生在失败之后的痛定思痛之时。所以君子一定要居安思危,越是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越要谨慎小心;越是在人生变乱动荡的时候,越是要咬紧牙关,顽强拼搏,坚定信念,相信终有一天会成功。

四,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人在怒火中烧时,明明知道有错,却往往不能控制自己,如果能在关键时候,及时转换自己的念头,那么魔鬼就会变成上帝了。

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人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一种平淡从容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身外之物,不过是名利得失而已,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计较,一笑而过,权当是一场游戏而已,这样的人生才能超凡脱俗,才能过得幸福快乐。

六,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不知足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不知足的人,你给了他黄金,他还要宝玉,你让他做了市长,他还要做省长。知足的人,即使吃糠咽菜,穿粗布衣服,虽然是平民百姓,但过的日子比王公贵族还自在逍遥。

七,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宁可被小人猜忌毁谤,也不要为小人所取悦;宁可被君子责怪,也不愿意让君子包容。

取悦小人,则是同流合污,与小人坑壑一气,那么还不如遭他们毁谤;君子责怪我们,说明我们还有改过进步的希望,如果只想取得君子的宽容见谅,那当然容易,可我们人生还如何进步呢?

八,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毁谤诬陷我们的小人,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用不了多久,只要风吹云散,自然就见到太阳了,所以君子不必和这种小人计较,能躲就躲,能让就让,他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去吧;但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就像风邪入侵我们的身体一样,很难察觉,甚至感觉很舒服,但身体已经受到它的伤害,所以,这个花言巧语,才是最可怕、最难提防的,一定要注意。

九,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也一定要抽出空闲放松一下自己。无论在多么吵闹喧嚣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淡定从容、头脑清醒,不要受环境所影响。这当然都需要在平日里多加练习,才能处事不慌,临危不惧。不然就会被环境所转,遇事就会手忙脚乱,弄得乱七八糟。

十,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人的官做得越大,危险也就越大,历史上的开国功臣很多被杀,就是因为功高震主;

人的才能也不能完全都发挥出来,总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然的话,到达极致的时候,也必将是衰败的开始;

为人要低调,不要过高的标榜自己的行为,不然就会被别人毁谤,甚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菜根谭》中有哪些名句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为了回答此问题,我重新翻阅了一下《菜根谭》,在没重新翻阅之前,我能够想到的特别熟悉的句子,也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了,大概这句话可以称得上《菜根谭》最为人熟知的句子吧,因为,以我之所见,这句话是人们引用的比较多,且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

其余,就找不到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句子了。

下面辑录一些,相对而言,曝光率较高的句子。

1.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2.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这句话,我挺喜欢,英雄莫说无用武之地,家庭就是一个舞台,能将一个小家经营得明明白白,就是很大本事了。《菜根谭》认为,能消除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隔阂,使家庭和睦,这就算一种政治才能了。也别小瞧此事,能做好的,普天之下又能有几人?

3.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灭欲,惟期寡欲而已。

看看,《菜根谭》谈人性谈得多好,君子不是要灭绝感情,只是遇到事情时要平静淡泊,不计名利;也不能灭绝情欲,只是希望清心养性,少一些欲望罢了。

3.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处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4.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5.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6.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浑厚矣。

7.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8.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9.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这句话好,饱含了为人之大智慧。

《菜根谭》是本什么样的书

《菜根谭》和做菜没有任何关系,千万不要误认成谭家菜。

“欲做精金义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饼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看到这里,大家也就基本上明白了这本书主要写些什么了。

《菜根谭》为明朝人洪应明收集编著,与同朝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和清朝王永斌的《围炉夜话》合称为“处事三大奇书”。全书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有三百六十条,分为上下两册。《菜根谭》用一部用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如何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解脱的书。作者洪应明年轻时醉心于功名,中老年以后转向佛教,最后给自己起了一个还初道人的名号,所以,在此书中既有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含佛教的出世思想,还有道家的无为思想。

我个人觉得,结合当今日渐浮躁的社会风气,买一本《菜根谭》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闲来无事时读上几页,这也是极好的。只是对于其中某些“做人学问”中,关于明哲保身委曲求全的论述大可一笑而过,不必刀枪相见。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此这般,便应了书中所言——“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读菜根谭有吗

《菜根谭》是明朝一个叫洪应明写的书,前一阵子比较火。它主要讲做人,处事,明理,应务等方面内容,多读勤读,能使人提高素质,明辨是非,避灾免祸,圆满人生,巧于处事,总之能综合提高人造就人,引导人,指点迷津的书。毛主席都读过,并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话,可见是本好书,可以放床头经常没事翻翻,反省免灾。

您怎么去评价《菜根谭》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放得心下,入圣脱凡。

“修身养性”是古人对于自我生命追寻的意义,而《菜根谭 》正是一部是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菜根谭》为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本书内含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作者简介: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中后期江苏金坛县人。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

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洪应明,明代思想家

  • 书名解读:

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

明代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于氏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义: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

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礼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用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淡泊沉静的人,才能领悟其他的旨意。

《菜根谭》

  • 著作评价:

《菜根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之道、道家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警语,以语录体的道德格言方式指示人心向善,教导人们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解脱。

小编阅览此书后,对其内容大致提炼如下:

1.心性:抱朴真心。

提倡“抱朴”,即拥有一颗朴素、纯净的赤子之心。

2.家庭:家和为基。

倡导“家和万事兴”,人人应有一颗为家庭和谐而涌动的爱心。

3.事业:踏实心正。

劝告世人“脚踏实地,用心良纯”,要有恒心和耐心。

4.处世:大局为先。

推崇“高一步立”,培养大局观。

5.交友:诚友谅士。

主张宽以待人,真挚诚恳,容纳一切善恶贤愚。

《菜根谭》算不算古代的成功学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编著的一部揉合三教,讲述修养,人生,出世,处世等的书。其书以“菜根”而名,意为人之才智修养只有经过磨练才能获得且不易失,正所谓“嚼得菜根,百事可作”。他的文字简炼隽永,雅俗共存。很多句子都采用对仗形式,揭示出一些普世的人生道理。深读此书,不但能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且能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处世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又其深得诗文旨趣,文字优雅朴素,又不失文采。玩味熟读,对个人写作亦为有益。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实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举,我最欣赏的一句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就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谢谢!

如何解答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

如何解答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

文/南郭居士


对古诗词中的名句进行赏析,首先要了解和说明该句的出处,文体,然后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解读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大方向错了,后面的解释便全是无用功。

具体赏析中还要考虑研究作者创作时的境遇、心情等等,不能就诗论诗,任何诗句都包涵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文化修养,以及诗人的性格和学识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血有肉,才更贴近真实。

接下来就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具体解析,古诗词一般由三个内容组成:(一)、意境 (二)、语言 (三)、形式。诗词具有凝练、抒情、篇幅短小而又丰富的特点,因此既要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又要靠自己去领悟和想象,甚而体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奥妙。

比如解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首先要交代该句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首诗中的句子,然后说明它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通常被认为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再对诗句做详细解释和总结。

再比如,如何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析。首先说明,句出唐代诗人王昌龄一组边塞诗《出塞二首》中的第一首,由于是七言绝句,较短,若篇幅不限,就有必要把全诗展示,然后交代主题。它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的愿望。而本句从描写景物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边关的苍凉景象。如果想拓展,还可以对诗句的结构和平仄进行分解。最后结合历史和人文展开论述。

古诗词名句非常多而精彩,我们赏析时要弄清楚句子出处的文体,否则会搞出笑话。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属于古体诗(古风)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是格律诗中绝句体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 (宋·辛弃疾·青玉案),属于古诗词中的格律词。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则出自(清·林则徐·对联),但网上有些标明是郑板桥的对联,如果有兴趣,则可以对出处做明确说明。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写作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任何一种格式,本文权作名句赏析的一种意见,供大家交流探讨。(南郭居士·郭军 于陇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